從高鐵到90后創業,看未來中國制造業應該怎么干?瀏覽數:386次
代表中國創新的新“四大發明”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鐵”這個工業時代的巔峰之作以外,其它三大發明都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中國高鐵可以說是代表了現在的中國制造業。 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的高鐵是2008年8月1日開通運營的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高速鐵路,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以及最高運營速度的高速鐵路網。截止去年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突破突破2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營總里程的60%以上,穩居世界榜首。雖然高鐵盒飯依舊貴且難吃,但是高鐵確實是讓全中國為之自豪的,它真正代表了中國速度,代表了中國制造。 古代的四大發明最后都被西方國家以新的方式運用,并最終趕超中國?,F在,我們國家的制造、IT業正以巨大的能量向外輸出,我們更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將中國創新進行到底。 90后創業被捧殺? 近日,韓國教授調查中國90后發表演講:他們是中國最可怕的一代人,在網上傳播迅速。韓國教授研究發現,中國90后自由奔放,總是站在科技前沿。相比美日韓,中國年輕人對自己未來持樂觀態度比例最高。中國90后逐漸升高的創業渴望、對實現夢想的追求,將使他們成為未來最“可怕”的一代中國人。 網友看完這個視頻,為90后表示自豪的同時也開始擔心90后會被捧殺(意為過分地吹捧,來達到被贊揚者心虛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對于現在社會突然“吹捧”起“90后創業”,我們確實應該有更深的思考。 世界上最好的企業,它里面一定有一個特別牛的首席科學家,而且可以很年輕。好的企業也一定是“雙長制”,特別先進的科技,背后一定站著特別牛的科學家,特別牛的CEO。但中國剛好相反,白發蒼蒼的是科學家,CEO是90后。 創業需要積累的,企業管理也是需要積累的。90后創業有激情但是缺少經驗,一套完善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往往可以幫助新興企業解決管理經驗上的短板。運用信息化將企業管起來,越來越成為如今大數據時代大勢所趨。而ERP系統則可以實現精細化管理,讓創業者,實時的掌握每一個環節的狀況,做到精細化管理。 如果把創業者能一目了然掌握公司所有數據的最初始狀態稱為一種自然的集中管理的話。那么,ERP的意義就在于使企業在規模化和專業化之后,借助電腦系統回歸到了集中管理狀態。 掌握先進科技的制造業,將成為中國第一生產力 4月21日,《關于開展2017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推薦的通知》正式發布,《通知》提出重點圍繞五種智能制造模式,鼓勵新技術創新應用,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其中,五種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條件包括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技術創新以及運用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重點。 現在全球正發生一個本質性的變革。全球從跨國企業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變成了小企業協作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這會帶來大量科技的井噴,信息企業的崛起。 所以,未來不是招商引資,而是招商引技,技術才是我們稀缺的,資本我們不稀缺。制造業是中國最核心的部分,掌握了先進科技的制造業,應該成為中國的真正的第一生產力,成為中國最最核心的資源。
|
寧波客戶案例
管理前沿
|